2025年的中國廚房,正經歷一場由集成灶引發的“空間革命”。在城鎮化率突破70%、存量住房更新周期到來、智能家居加速滲透等多重因素交織下,集成灶行業已從單一的功能集成競爭,轉向技術、生態、服務的全維度博弈。這場變革不僅重塑著市場格局,更預示著中國家庭廚房的未來形態。
行業洗牌:從“價格戰”到“價值戰”的轉型
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最新數據,2025年中國集成灶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20億元,但行業增速已從高位回落,零售額同比下降34.5%,零售量下降29%。這一轉折背后,是房地產深度調整與消費分級趨勢的疊加影響——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4.1%,直接拖累新增需求;而消費者更傾向用分體式廚電組合替代高價集成灶,導致均價萬元以上的產品遭遇市場冷遇。
頭部企業的業績波動印證著行業陣痛:火星人2025半年報顯示營收3.74億元,同比下降46.3%,凈利潤虧損1.24億元;浙江美大、億田智能等企業營收降幅均超40%。但危機中亦現轉機,以舊換新政策催生的存量市場成為新戰場。據測算,2025年集成灶以舊換新市場規模或達50億元,2026年將突破87.5億元,這迫使企業從“增量爭奪”轉向“存量深耕”。
技術破局:從“功能疊加”到“認知智能”
在浙江嵊州的火星人智能工廠,一條搭載AI視覺檢測的生產線正以每分鐘1臺的速度下線新品。這款集成灶的特別之處在于,其搭載的“鯨吸仿生攏煙系統”通過流體力學優化,將油煙PM2.5攔截率提升至95%,遠超傳統機型70%的水平。這一技術突破,源于企業對“真凈煙”標準的重新定義——聯合央視網發布的《未來家:中式健康廚房進化白皮書》提出,烹飪時人臉位置PM2.5濃度需低于75μg/m3,方為健康廚房。
技術革新正成為企業突圍的核心武器。方太集團推出的AI烹飪助手2.0,通過油煙機與灶具的智能聯動,實現風量自動調節,客單價較普通產品提升35%;萬和電氣研發的氫能混動燃氣熱水器,能效等級達一級,在華北市場占有率突破18%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老板電器發布的烹飪大模型“食神”,可基于食材類型、用戶健康數據生成個性化菜譜,標志著集成灶從工具向“廚房管家”的角色轉變。
生態重構:從“單品競爭”到“場景壟斷”
在2025年AWE展會上,海爾展出的“零碳廚房”解決方案引發行業關注。該方案集成太陽能供電、節水技術與智能烹飪系統,通過鴻蒙系統實現與全屋智能的無縫對接。這種“硬件+內容+服務”的生態構建,正成為頭部企業的共同選擇。
火星人投資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動作頗具代表性。其通過共青城超凡探索創業投資平臺,精準布局北京星動紀元、深圳戴盟機器人等四家科技企業,投資金額累計達7750萬元。這些看似遠離廚電的布局,實則瞄準“廚房場景未來化”——當智能機器人能自主完成備菜、清潔等任務時,集成灶將真正成為廚房生態的中樞。
渠道變革同樣深刻。美的集團在縣域市場推出的“送裝一體”服務,覆蓋1800個縣,安裝響應時間縮短至4小時;方太則通過“廚電保養計劃”,將客戶復購率提升40%。更值得關注的是跨境電商賽道,火星人通過海外倉+本地化運營,在東南亞市場實現交付周期3天,年增速超60%。
未來戰場:從“中國制造”到“全球標準”
站在2025年的時間節點,集成灶行業的競爭已超越產品層面,演變為一場關于標準、生態、服務的全球競賽。當火星人將納米疏油涂層技術應用于煙機,實現清潔效率提升40%;當老板電器通過“能源大腦”系統,為商用廚房降低20%能耗;當海爾收購歐洲高端廚電品牌,進入國際高端市場——中國集成灶企業正在從“跟隨者”轉變為“定義者”。
這場變革的終極指向,是重構中國人的廚房生活方式。正如《未來家:中式健康廚房進化白皮書》所描繪:當集成灶的PM2.5數值穩定在35μg/m3,當六重降噪技術讓廚房噪音低于49.5分貝,當AI算法能根據用戶作息自動啟動“早餐模式”,廚房已從“功能空間”升維為“情感空間”。這種轉變,正是集成灶行業在激烈競爭中開辟的新大陸。
- END -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